上海溪拓科技

专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服务商

服务热线:021-60195846

技术文章

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实验性诱导继发性痛觉过敏前后对针刺诱发脑电位的表征

实验性诱导继发性痛觉过敏前后对针刺诱发脑电位的表征

更新时间:2025-10-19点击次数:30

继发性痛觉过敏(secondary hyperalgesia)被认为是“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的关键特征,其表现为对机械性伤害性刺激(nociceptive stimuli)的疼痛感增强。

本研究(van den Broeke et al., 2015)旨在通过脑电图(EEG)表征辣椒(capsaicin)皮内注射诱导继发性痛觉过敏前后,不同强度针刺刺激(16-512 mN)诱发的脑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变化,以探索机械伤害性通路敏感化的客观评估指标。

研究纳入 19 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注射前(T0)和注射后 30 分钟(T1)记录针刺诱发的 ERPs 及疼痛评分(对侧未注射手臂为对照);结果发现,未处理皮肤的针刺 ERPs 包含早期 N120-P240 复合波(顶点 Cz 处最大)和晚期 P500 波(后部 Pz 处最大,与疼痛感知相关);辣椒素注射后,继发性痛觉过敏区域的针刺痛觉增强(低强度刺激更明显),且仅中等强度(64 mN)刺激诱发的 P500 波幅显著升高,其他 ERP 成分无变化;研究认为 P500 波的增强由机械伤害性通路易化介导,或可作为评估痛觉过敏的潜在工具。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 核心概念:

继发性痛觉过敏(secondary hyperalgesia):皮肤损伤后周围未损伤区域对机械伤害性刺激(如针刺)的痛觉增强,是中枢敏感化(中枢伤害性神经元对正常 / 阈下输入反应性升高)的关键特征。

现有局限:传统评估依赖主观疼痛评分,缺乏非侵入性客观工具,而针刺诱发的 ERPs 可能成为候选指标。

2. 研究目标:

通过 EEG 记录,分析10mM 辣椒素皮内注射诱导继发性痛觉过敏前后,6 种强度(16-512 mN)针刺刺激诱发的 ERPs 特征,明确 ERPs 与痛觉过敏的关联。

二、研究方法

检测指标:

1. 主观疼痛评分:

- 辣椒素致痛:注射后 1 分钟内每 10s 评 1 次,1-15 分钟每 30s 评 1 次(NRS 0-100 分);

- 针刺痛觉:每次刺激后 3s 评分,区分痛觉与触觉 / 压力(评分 > 0 代表痛觉)。

2. EEG 记录:

- 电极位置:Fz、Cz、Pz、T3、T4(国际 10-10 系统),耳垂联动为参考;

- 参数:采样率 200Hz,阻抗 < 5kΩ,滤波(0.5-30Hz 带通 + 50Hz 陷波)。

数据分析方法:

1. 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2. ERPs

三、研究结果

1.辣椒素诱导的疼痛时间进程

辣椒素注射后峰值疼痛评分为73.7±2.18/100(对数 1.867),15分钟后呈对数线性下降至3.6±16.38/100(对数 0.559),符合辣椒素致痛的典型特征。

2.针刺痛觉的变化(T0 vs T1)

T0:两侧手臂的针刺痛觉随刺激强度呈指数升高,双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刺激-反应(S/R)曲线,且两侧无差异(P>0.05)。

T1:

过敏区:S/R 曲线平行上移,痛觉较基线升高331%(对数 0.634±0.057,P<0.001),且低强度刺激增强更显著(16mN 升高 651%,512mN 升高 95%,P<0.001);

对照区:痛觉仅升高 15%(对数 0.061±0.033,P>0.05),无显著变化。

3.基线(T0)针刺 ERPs 的特征

未处理皮肤的 ERPs 包含两个核心成分:ERP成分/潜伏期范围/头皮最大位置/关键特征

N120-P240复合波/120-250ms/顶点 Cz/与有髓鞘 A 纤维传导速度匹配(8.2-70.0 m/s),波幅与刺激强度无显著 parametric 关联

P500波/400-600ms/后部 Pz/波幅与针刺痛觉显著相关(r²=0.67,P<0.0001),512mN 刺激时波幅显著高于低强度(P<0.05)

4.辣椒素对 ERPs 的影响(T1 vs T0)

仅P500 波发生显著变化:过敏区中等强度(64 mN)刺激的 P500 波幅在 Cz(255-505ms)和 Pz(245-500ms)电极显著升高(P<0.01);

其他成分(N120-P240 复合波):无论刺激强度如何,波幅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此前 Iannetti et al.(2013)观察到的 N120 增强不同(可能因本研究刺激施加更缓慢、持续时间更长)。

四、关键讨论

1.ERPs 的神经机制:

N120-P240 复合波:可能由非伤害性 Aβ 纤维或伤害性 Aδ 纤维介导,与刺激强度无明确关联;

P500 波:与机械伤害性通路(辣椒素不敏感的 Aδ 纤维,如 AMH-I、HTM)相关,其增强反映通路易化,且与主观痛觉正相关。

2.刺激强度的影响:

辣椒素对痛觉的增强效应随刺激强度升高而减弱(低强度更显著),但仅 64 mN 刺激诱发的 P500 显著变化,可能因低强度时 P500 信号噪声比不足,高强度时存在天花板效应。

五、研究结论

1.针刺刺激可诱发两种 ERPs 成分:早期N120-P240 复合波和晚期P500 波,后者与痛觉感知直接相关;

2.辣椒素诱导继发性痛觉过敏后,仅64 mN 刺激诱发的 P500 波幅显著升高,由机械伤害性通路易化介导;

3.P500 波或可作为评估中枢敏感化及继发性痛觉过敏的客观、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原文:Characterizing pinprick-evoked brain potential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ondary hyperalgesia

Emanuel N. van den Broeke, André Mouraux,Antonia H. Groneberg, Doreen B. Pfau, Rolf-Detlef Treede, and Thomas Klein

Priprick 接触触发器.jpgPriprick 接触触发器2.jpg

返回列表
  • 服务热线 021-60195846
  • 电子邮箱

    info@xtg-tech.cn

扫码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 上海溪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5008989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